实践性: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和活动性,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、体验和感悟。二、课程内容的结构与特点 《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单元,每个主题单元下又包含若干具体的学习内容。这种结构既体现了课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,又便于教师在教学实...
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(2022年版)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:一、目录 提供了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概览,包括前言、课程性质、课程理念、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、学业质量、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部分。二、前言 课程修订背景与依据:阐述了课程标准修订的时代背景、政策依据以及教育需求。课程修订的主要变化:概述了...
1. 道德与法治课程:根据中央要求,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(原为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)已统一更改为统编教材。对于六·三学制,一年级、七年级和八年级下半学期(法治教育专册)采用统编教材,语文一年级和七年级也使用统编教材,历史课程则从七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教材。五·四学制的一...
1.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性质 课程标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,强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,以及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。2. 道德的定义与价值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,旨在通过舆论约束人们的行为,维护社会秩序。2019年印发的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强调了道德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性。
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性质是具有政治性、思想性、综合性、实践性特征。道德介绍:道德,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,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。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。2019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...